新款电动汽车一波接一波-中国车企在东南亚蚕食日企份额

新款电动汽车一波接一波-中国车企在东南亚蚕食日企份额

作者:news 发表时间:2025-08-12
关于财富管理市场,招行最新研判!这么做真的好么? 李小加:滴灌通以21章形式香港上市,可加快进度,目前数据已很透明专家已经证实 中信期货:午盘点评8.11反转来了 排行倒数!贾成东再遭申万宏源基层员工吐槽:羞辱智商,赌狗风格官方已经证实 麦格理或收购复星旗下“光明医疗”近40%股权最新进展 蚂蚁集团否认与央行共建稀土人民币稳定币 蚂蚁集团否认“共建全球首个稀土人民币稳定币”计划:谨防上当受骗实测是真的 黄金遭强劲抛售!金价亚盘大跌逾20美元学习了 新政落地周末,金隅花溪云锦成交金额超6000万元是真的吗? 新政落地周末,金隅花溪云锦成交金额超6000万元后续反转来了 天岳先进启动招股,8月19日香港上市,国能环保、未来资产、和而泰、兰坤先生等参与基石投资 奥比中光,扭亏为盈最新进展 龙国首都楼市新政短期激活市场可期 部分银行跟进满足多元住房需求 好时和亿滋国际股价下跌 天气担忧导致可可期货上涨后续反转来了 雷军公布YU7吐鲁番夏测结果,称防尘密封度>99.1%官方通报来了 至少570万!长安汽车及控股股东董事、高管拟增持公司股份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雷军公布YU7吐鲁番夏测结果,称防尘密封度>99.1%是真的吗? 消息称鸿蒙智行“第五界”尚界用户中心开始招聘,9 月开业后续会怎么发展 好时和亿滋国际股价下跌 天气担忧导致可可期货上涨 知名风险投资家力挺英特尔CEO陈立武 谴责特朗普“拙劣霸凌” 奥比中光,扭亏为盈是真的吗? 科工国际到访北方国际 共探国际煤矿领域合作机遇后续来了 融资平台转型提速 “不合格者”将彻底清退 8月11日周末要闻:美联储掌门争夺升温 特朗普政府拟任劳工统计局新局长 GPT-5用户反馈不如4o 美CPI数据将出后续来了 成本高企、竞争激烈、行业小众...来看看这些企业如何在逆势中增长?记者时时跟进 阿里云通义千问宣布:每日可免费运行2000次 仅限龙国大陆用户 8月11日财经早餐:白宫澄清金条关税,限制金价涨幅,聚焦本周普京和特朗普会面,油价空头强劲 强制缴纳社保对企业、个人影响反转来了 FICC | 中债区间震荡,黄金酝酿上涨——FICC策略报告2025年第十七期是真的吗? 集体辞职!*ST赛隆,突然公告!是真的吗? 特朗普政府考虑让劳工统计局的长期批评人士担任该局局长后续来了 宁家服务全球门店超过1100家 ,宁德时代打造新能源后市场标杆秒懂 扎克伯格斥资超 1.1 亿美元打造私人领地,邻居抱怨被“占领”是真的吗? 7月份龙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与上月持平记者时时跟进 7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8% 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 强化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理念 多维度增强A股吸引力 特朗普政府考虑让劳工统计局的长期批评人士担任该局局长太强大了

11 月 27 日消息,对于日本汽车制造商来说,眼下的处境步履维艰。

随着中国企业加速冲击全球汽车行业,日本的汽车制造商 —— 这些曾被视为国民品牌的企业,正逐步沦为最大受害者之一。

新款电动汽车一波接一波

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日本汽车制造商艰难求生,因为中国本土车企正以一波接一波的电动汽车强势占据展厅。同时,中国品牌也在进军东南亚市场,迅速侵蚀丰田、本田和三菱等传统日本品牌的优势地盘。

根据彭博社对汽车销售与登记数据的独家分析,2019 年至 2024 年间,日本车企在中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市场份额下滑幅度位居各国车企之首。

在中国市场,彭博追踪的六家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均有所下降,连丰田的销量和产量也停滞不前。在东南亚,尽管日本品牌曾享有高度忠诚度,例如 2019 年印尼市场几乎每辆车都来自日本车企,但如今中国品牌正在逐步蚕食它们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泰国和新加坡,日本车企的市场份额已从 2019 年的 50% 以上跌至 35%。

尽管作为全球销量第一的车企,丰田在皮卡等细分市场仍有优势,但总体形势对这些曾以效率和可靠性闻名的日本车企而言颇为不利。

亚洲市场的衰退与全球挑战

亚洲市场份额的流失不仅令人担忧,也预示着日本车企在欧洲和美国市场可能面临更大压力。虽然高额关税目前阻碍了中国车企在欧美市场销售乘用车,但在全球范围内,日本车企在向纯电动汽车转型的速度上明显落后。这种滞后可能让它们在这个以尖端电池技术和智能软件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中付出惨重代价。

东南亚市场也在悄然变化。曾经由日产和马自达主导的街道和高速公路,如今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新的车标和设计风格。

丰田在东南亚的优势主要来自其区域生产能力。它在东南亚工厂生产的大排量汽油车广受当地消费者欢迎。2023 年,丰田生产了约 1100 万辆汽车,其中泰国和印尼合计占了近 10%。

然而,在印尼前首都雅加达,虽然丰田依然是道路上的主导品牌,但日产几乎成为“濒危物种”。本月早些时候,日产报告利润大幅下滑,原因包括产品线老化、促销成本居高不下以及北美市场缺乏混动车型,这迫使公司采取裁员和减产措施。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印尼市场异军突起。今年 7 月,比亚迪刚刚向印尼客户交付首批汽车,仅两个月后便跻身当地销量第六的品牌。雅加达旗舰展厅的工作人员透露,起售价为 4 万美元的中型电动掀背车“海豹”最受欢迎。

日本车企的应对措施

为了应对危机,日本车企正加强合作并投资长期项目,例如开发车载软件、固态电池等技术,试图重获市场主导地位。

今年早些时候,丰田展示了一款“碳中性内燃机”原型,旨在进一步提升其混动车技术。同时,丰田也在开发自有软件平台,以抗衡中国电动车的豪华配置。

本田、日产和三菱则在深化今年新成立的合作伙伴关系,重点开发软件和电动车基础设施。这一战略暂时在北美市场取得了一些成效。在过去两年中,北美电动车增长放缓,而混动车的受欢迎程度有所回升,这恰恰是日产和丰田的强项。

但在中国这个全球电动车之都,这一策略的效果却并不显著,日本车企付出了沉重代价。

日本制造业优势的逐渐丧失

日本在大规模汽车生产方面的声誉也在下滑。20 年前,日本占全球汽车产量的比例超过五分之一,而如今这一数字已降至 11%。

与此同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中心。然而,出口至欧洲和美国的中国电动车需缴纳高额关税,这促使比亚迪等公司考虑在当地设厂以规避关税,也推动它们加速扩展至其他市场,实现全球化雄心。

彭博情报指出,中国在低成本电池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车企在海外建立强大供应链的能力,使它们在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市场占据了竞争优势。

尽管中国品牌在关税实施之前就已在东南亚和非洲市场发起攻势,彭博情报高级汽车分析师吉田辰夫认为,这一趋势还会进一步强化。他表示:“他们很可能会加大推进力度。”

相关文章